温情的阳光在黔东北的乌江岸落成一地金黄。铜仁市德江县桶井乡满山绽放的金丝皇菊,将这个曾经极贫极弱的地方,渲染得格外美丽热闹。
“大家加把油干,好多商家都在等着我们的菊花茶呢!”该乡芭蕉村的金丝皇菊花基地里,负责人安小江正领着十多名工人采摘菊花。
德江县桶井乡玉竹山菊花迎来丰收采摘
极贫乡,菊花香,源于中国五矿集团持续不断的倾力相帮。在中国五矿集团帮扶下,桶井乡的菊花已被北京、上海、贵阳等地的商家提前预定,今年8月还取得SC认证。
“中国五矿集团帮助我们解决销售销售难题,让我们发展菊花产业更有底气。”安小江说,桶井乡的菊花茶从默默无名到香飘四海,中国五矿集团的持续帮扶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
创业者:销路不畅遇困境
年10月,作为贵州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的桶井乡,发起脱贫攻坚大决战。在外打拼多年的安小江,响应号召带着资金回乡,在深度贫困的芭蕉村组建江宏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领着乡亲发展产业谋致富路。
年初,合作社在芭蕉村刚建成红心柚基地亩,安小江在一位浙江老板动员下组织社员在基地里套种金丝皇菊亩。
“以短养长,能提高土地利用率,也能增加产业效益,带动更多群众增收。”安小江回忆,那年红心柚基地套种的菊花让芭蕉村30多户在家贫困户年均增收1万元以上。
安小江在芭蕉菊花基地装运菊花
然而,就在这一年,德江全县遭遇了罕见的大天干,安小江卖了6台小型抽水机,一台连着一台从垂直多米的马蹄河里抽水浇灌基地,花费六七万元却成效甚微。
尽管辛苦种下的菊花苗,只抢救回来不到五成,但依旧取得较好效益,预计收入能达到万元。可是,动员安小江种菊的浙江老板因没有找到菊花销路,一拍屁股溜了。
尽管遭受了沉重打击,第二年安小江仍旧套种菊花亩。他的理由是:“菊花很适合我们这种石漠化山区种植,而且确实能带动群众增收。”为此,他还以自己的住房作担保贷款60万元。
一边种一边卖,尽管安小江拖着菊花到县城的单位赠送、向店铺推销,但其菊花销量丝毫不见起色。基地生产社员要支付工资,菊花包装厂家要先付钱,年的春节前夕,安小江再次借款20多万元发放了社员们的劳务工资。
望着即将过期的菊花越来堆积如山,安小江越发辛酸,只有含泪将其付之一炬,发誓不再种菊花。当时,桶井乡从事菊花生产的合作社都与安小江一样面临着市场销售难的窘境。
安小江向贵阳顾客介绍菊花茶功效
帮扶者:倾情帮扶拓新路
就在桶井乡菊花茶产业面临发展的绝境之时,定点帮扶德江的中国五矿集团及时按国务院出台的消费扶贫政策,开启了新的消费扶贫模式。
“去年4月24日,我收到五矿发展集团的6万多元菊花茶采购款,让我在绝境看到了新生的希望。”至今安小江清还楚地记得中国五矿集团对他的第一次消费帮扶。
“国务院的出台的消费扶贫政策我们必须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年4月,中国五矿集团选派到德江挂职副县长的郭晓春说:“要通过消费扶贫,买产品、扶能人、壮产业,带动群众持续增收。”
郭晓春对采购的农产品基地进行一一实地走访查看,了解生产过程和带动群众增收情况。他说:“贵州生态环境好,生产的农产品一定要绿色健康,才能打开持续稳定的市场。”
郭晓春(右)在桶井乡芭蕉村菊花基地察看菊花绽开情况
桶井乡的菊花茶通过首批采购后得到了中国五矿集团员工们的好评,陆续有了员工和旗下公司的回头单。郭晓春也多次专程带着菊花茶等德江农特产品到五矿集团贵阳分公司、北京五矿集团总部去推介。
此外,郭晓春还请来深圳生活网负责人到德江实地考察;请央视记者讲述德江农民种菊花脱贫的故事,全力推介德江农特产品。同时,组织包括菊花茶在内的德江农特产品到贵阳、广州、深圳等进行展销,不断提升产品知明度。
在德江县城,他具体负责“三专一平台”消费扶贫模式落实,成立农特产品专店专柜专区等形式对外展示。德江灵犀农产品销售平台就是一家颇具影响力的农特产品推介销售平台,菊花在该平台年销量超过了10万元。
通过多形式推介和中国五矿集团定期采购,极具降暑功效的菊花茶频频收到回头订单,桶井菊花茶渐渐成为德江县的知名的扶贫农特产品。
安小江扳着指头算了一笔账:“两年来,五矿集团采购总额在80万元以上。”他还在手机上顺势按客户属地建起菊花采购群,逐步形成了
随后,他向五矿总部提出为桶井菊花产业申办注册商标拿到相关的办生产许可证的建议,把菊花农产品变成能在线上和线下自由流通商品。
今年6月,中国五矿集团党组副书记董明俊率队到德江调研定点帮扶工作期间,亲临桶井乡芭蕉村玉竹村等菊花种植基地进行指导,与合作社负责进行亲切交流,鼓励做好产品质量做好市场资质认证,表示将一如既往关心支持菊花产业发展。
通过郭晓春的牵头主抓,桶井乡的几个菊花种植合作社组建公司,按程序将菊花产品申报送检,并于8月份获得了SC认证。目前,桶井乡菊花茶可经广泛的商业流通手段源源不断地销往贵阳、北京、上海等地市场。
德江县桶井乡芭蕉群众在采收菊花
受益者:信心十足奔小康
“一筐鲜花不到三十斤,比扛玉米打谷子轻松多了。”芭蕉村菊花基地里,63岁的老支书安永凤一边将装满筐的菊花搬运到新修的产业路上,一边和记者闲聊:“这些年全靠这个菊花产业,让在家的妇女老人在家门口有活干有收入。”
芭蕉村在解放之初是个产煤村,后来,小煤窑挖空,森林资源被破坏,越发穷困的芭蕉村成为桶井乡最贫困的村。
安永凤也带领群众发展过产业,但都以失败告终。他很无奈地说:“土地贫瘠、交通不便、水源不济,我们种啥都没有好收成。”
4年来,安永凤和妻子两人一直都在基地上务工,每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同样,芭蕉三组的杨红婆媳俩一直在基地务工,每年收入也超过了两万元上。她说:“要不是安小江来村里创业发展产业,我肯定外出务工了,老人在家不得团聚,小孩在家无人监管。”
桶井乡玉竹山的瑞丰源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安小江一样在果园套种菊花。这些天,也正在抢抓天色采收菊花。
德江县桶井乡菊花加工厂在为菊花铺盘上架
在桶井乡菊花加工厂,20多个工人们身着洁白的工作服在严格水消杀的加工车间铺摊菊花、端送上架,大家在谈笑中劳动着实现增收致富的梦想。
“大家一定按技术要求把好生产的质量关,把产品做好才能把产业做强,才能实现持续就业增收。”郭晓春也来到桶井菊花加工厂考察,他给摆花的工人们再三叮嘱。
“有五矿集团的关心支持,我们的产业一定能做大做强,带动大伙过上更好的生活!”加工厂里,工人齐声回答,欢笑成一片。满山金黄,前景可期。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杨聪
通讯员冯胜彦
编辑刘娟
编审杨仪施昱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