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贵商》杂志年06期总期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9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2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79亿元,增长4.8%;第三产业增加值.11亿元,增长1.1%。进出口货物贸易实现较快增长,进出口总值.8亿元,同比增长13.2%,出口.1亿元;进口.7亿元,顺差.4亿元。
今年以来,贵州全省始终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巩固经济回稳向上态势,着力提升供给体系对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充分发挥治理效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新时代新征程,今年以来,我省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更高站位推进降碳、更大力度实施减污、更实举措扩绿提质、更深层次先行试验,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不断提高经济发展“含绿量”,全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厚植贵州高质量发展的生态优势。
与此同时,我省全力推进产业发展,提升现代化水平。在传统产业上做大做强,充分发挥世界酱香酒产业集聚区集群效应,加快建设酱香型白酒舰队,推进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在特色产业上做专做精,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强链补链,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促进全国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发展。在新兴产业上做优做实,加快推进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项目建设,打造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形成新的增长极。
此外,我省还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村村通”“组组通”,加上“市市通”民航、“市市通”高铁的深入推进,贵州作为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不断凸显。
进入新时代,贵州将打造大数据发展的2.0升级版。计划到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实现倍增,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的50%左右,三次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基本实现大数据深度融合改造全覆盖,数字经济增速保持全国领先,建成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国家数据生产要素流通核心枢纽,为产业转型升级和数字中国建设探索经验。
农业生产总体平稳,特色产业增长较快
前三季度,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3%。种植业生产总体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小幅增加,实施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提高粮食单产,秋粮生产总体稳定。前三季度,园林水果产量比上年同期增长10.8%,食用菌产量增长9.1%,茶叶产量增长7.9%,中药材产量增长5.3%。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前三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42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7.8%。其中,猪肉产量.40万吨,增长10.2%。三季度末,全省生猪存栏.05万头,同比增长4.1%,其中能繁母猪存栏.13万头;生猪出栏.00万头,同比增长10.0%。林业、渔业保持增长。前三季度,林业总产值.0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渔业总产值58.90亿元,增长7.9%。
工业生产保持增长,新兴产业发展较快
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5.5%,比上半年回落6.6个百分点。分行业看,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43.9%,烟草制品业增长9.0%,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5%,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46.1%。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22.4%,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9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24.7%;股份制企业增长6.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6.1%。分产品看,生产服务器7.63万台,比上年同期增长75.1%;新能源汽车1.31万辆,增长67.5%;智能电视.65万台,增长25.5%;乳制品15.08万吨,增长22.8%;光电子器件4.67亿只,增长17.6%;电子元件53.70亿只,增长6.4%。
1-8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9%;实现利润总额.45亿元,增长40.0%。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16.5%,比上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
服务业继续恢复,现代服务业增势较好
前三季度,全省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1%。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保持较快增长。1-8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14.0%,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营业收入增长.4%,管道运输业营业收入增长14.4%,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营业收入增长18.9%。金融业加快发展。前三季度,金融业增加值.8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比上半年加快1.1个百分点。邮政、电信业增长较快。前三季度,邮政行业业务总量68.5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2%;电信业务总量.6亿元,增长24.5%。
贵阳
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贵阳全市生产总值.58亿元,同比增长2.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6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06亿元,增长5.5%;第三产业增加值.97亿元,增长0.6%。
前三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07亿元,同比增长4.6%。
种植业占比提升。前三季度,全市农业(种植业)总产值.12亿元。同比增长4.8%,种植业总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比上半年提高7.0个百分点。其中,水果产量同比增长11.9%。
渔业产量保持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养殖企业养植规模和品种扩大及相关养殖项目建成投产,全市渔业产值1.25亿元,淡水产品产量.40吨,同比增长17.9%。
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9.8%,较8月当月回落24.6个百分点。
“1+7”重点产业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全市“1+7”重点产业快速增长。其中,在筑央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7个百分点;七大重点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9个百分点。
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快速发展。前三季度,受电池及其配套产业生产扩大影响,全市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1%,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达62.4%,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4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4%,其中,万以上项目投资增长24.4%;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下降21.4%。
工业投资增速加快。前三季度,工业投资同比增长62.7%,增速高于全部投资增速59.3个百分点,高于1-8月0.4个百分点。
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九大重点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3.6%。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继续高速增长。今年以来,规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对全市九大重点行业拉动作用显著。1-8月,规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高于规模以上服务业九大重点行业营业收入增速.0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贵阳贵安积极抢抓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机遇,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经济圈等,大力实施精准招商行动,加快各类要素集聚,推动了一批有带动力的重大项目,引进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知名企业,经济发展不断破浪前行,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遵义
打造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
数据显示,三季度,遵义全市生产总值.2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5%。分行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6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47亿元,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83亿元,增长0.7%。
当前,在全省数字经济加速发展的黄金十年,遵义作为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的重点地区,“大数据”已成为遵义市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的新动能,5G、云计算、物联网、VR等高频词汇正不断勾勒出数字遵义建设的美丽图景。
走进位于仁怀名酒工业园区的贵州国台酒庄制酒一车间,16台智能上甑机器人正将糟醅和谷壳均匀混合后,按照生产工艺要求完成自动上甑。
酱酒生产中下沙、润粮、上甑、撒曲、摘酒等工艺的传承一直以来都是靠酿酒老师傅采取师徒制,而在国台酒业智能化生产车间,公司通过科技创新和智能科技的投入,将传统酿造“一二九八七”工艺实现数字化,以数字化实现标准化,让出酒品质达到统一和稳定。
白酒产业上的数字化、智能化只是遵义发展数字经济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遵义市紧紧围绕全省大数据战略部署,深入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持续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让传统产业实现与数字经济融合,加快行业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进程。
截至目前,遵义集聚大数据及相关产业企业家,带动就业近4万人次,大数据融合发展指数达42.7,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达35%,遵义进入《中国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百强榜》。遵义市充分发挥“数字”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巨大潜力,积极谋划、努力写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篇文章,数字产业化总量不断扩大,产业数字化赋能加速,数字经济正成为撬动遵义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杠杆。
目前,遵义市已累计培育融合标杆项目61个、示范项目个,年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指数为42.7,融合水平居全省第二。
毕节
拓宽新型工业化道路
根据市(州)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毕节全市生产总值.27亿元,按不变价核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87亿元,增长0.8%;第三产业增加值.17亿元,增长1.3%。
前三季度,全市农业生产总体平稳,渔业保持较快增长,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0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6%。
工业生产有所放缓,制造业、电力行业平稳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0.1%。其中采矿业下降4.6%,制造业增长1.3%,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4%。
服务业运行总体平稳,邮政、电信业较快增长,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3%。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有所下降。
11月,毕节织金县茶店乡磨大村中国石化贵州能化PGA项目(中石化织金50万吨/年PGA项目)建设热火朝天。“目前项目上每天都有多人在展开建设,临时办公设施已建成投用,场平工程正在加快。我们积极落实安全生产相关要求,充分保障工人利益,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中国石化贵州能化PGA项目管理部施工部部长曹景海说。
据了解,中国石化贵州能化PGA项目是贵州与中国石化集团战略合作的标志性项目,总投资亿元。一期工程年产聚乙醇酸20万吨,预计年建成投产,届时产品年均销售收入可达31.5亿元,将带动就业余人。二期年产聚乙醇酸30万吨,预计年建成投产。
目前,毕节高新区现有企业多家,涉及新型环保建材、新能源锂电池、医药大健康、食品加工、包装运输等领域。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毕节工业发展在规模总量、结构优化、技术创新、产业链构建、项目建设、平台支撑等方面不断突破“瓶颈”,新型工业化之路越走越宽。
安顺
跨境电商成为发展新引擎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亿元,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12亿元,同比下降0.5%;第三产业增加值.59亿元,同比增长1.0%。
据悉,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7亿元,同比增长4.4%。其中,农业产值.82亿元,同比增长4.0%;林业产值21.21亿元,同比增长3.3%;畜牧业产值39.97亿元,同比增长5.5%;渔业产值7.13亿元,同比增长6.7%;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7.34亿元,同比增长7.8%。
全市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5%。分行业来看,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7.9%,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1%。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7%。其中,建安工程投资同比增长17.2%。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98亿元,同比增长13.2%;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34亿元,同比增长9.2%。
与此同时,前三季度,安顺网络零售额完成15.24亿元,同比增速66.56%,全年预计完成19.3亿元,增速63.3%,线上消费仍然保持着良好态势。
据了解,目前,全市各类直播基地已初具规模,不仅有日销售单量均在单以上的“南山婆”“三碗粉”等企业直播运营中心,还打造了总运营面积平方米的安顺市电商直播基地,为进驻企业提供新媒体直播培训,并以基地为中心,辐射全市各个乡镇,目前运营的农村电商服务站有个,以发展安顺本土特色产品为基础,打造龙头产品及优秀品牌,通过直播形式把优质产品销往全国。同时,安顺直播电商基地还与安顺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并挂牌电商创业就业实习基地,采用“政府+企业+高校”的模式,提供实习场地给毕业生,同时进行实操培训,提供就业岗位或创业契机,为企业、乡镇提供专业人才,也为大学生提供自主创业平台。
依托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整体推进契机,安顺不断加大电商公共品牌建设,提升特色产品知名度为核心,打造了安顺市公共品牌体系——“黄果树·臻品”,并在广州建成了8个公共品牌销售中心。
此外,今年3月底,由贵州亿米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与夜郎洞景区合作运营的安顺首家“跨境电商+旅游”项目——“亿侎跨境购”线上商城启动试营业,商品涵盖母婴、美妆、护肤、个护、家居、食品、酒水、保健八大品类,来源于16个国家,总共余款产品,短短2个月时间,线上商城就吸纳了超名有效会员。
“跨境电商+旅游”的新业态,在充分利用安顺丰富的旅游资源的同时,还依托保税“前店后仓”设施,开展了“线上下单、线下体验”商业模式,创新多种方式销售进口完税商品、保税商品、电商配送等多平台商品,丰富消费业态,促进消费升级。
铜仁
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数据显示,年前三季度铜仁市生产总值.8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0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第三产业增加值.0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
近日,大龙经济开发区高纯硫酸锰、镍钴锰三元前驱体、锂离子动力电池负极用石墨等新型功能材料生产线正开足马力,全力冲刺四季度。
在贵州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6号车间,制粉、复合造粒、石墨化、碳化、筛分等工序有序运行。该车间于去年12月正式投产,建成年产3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线,预计年产值可达3亿元。
作为铜仁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的核心承载区,大龙经济开发区抢抓国家新能源材料产业发展机遇,大力发展以锂离子动力电池材料为主导的新型功能材料首位产业,正逐步形成以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综合回收研发利用于一体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新材料循环产业链,以高纯硫酸锰、镍钴锰三元前驱体、锰酸锂、锂离子动力电池负极用石墨等为核心的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
贵州中科星城选择落户于此,看中的也正是这里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去年,公司新增投资12亿元启动三期项目建设,规划建设年产6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及4.5万吨石墨化加工生产线,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将达到年产8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和6.5万吨石墨化负极材料产能,预计实现年产值30亿元。
“作为主攻新型功能材料产业的企业,我们将抢抓新能源电池及材料行业的‘风口’机遇和政策机遇,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着力提升材料性能,为铜仁市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发展添砖加瓦。”贵州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总经理文智说。
在新赛道上加速奔跑,起步早、势头好的铜仁已成为众多优强企业发展新型功能材料产业的理想之地。
近年来,铜仁依托已有的红星锰业、汇成新材料、中伟等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企业,吸引中科星城、红星电子、凯金等上下游企业及补链型企业纷纷落户,助推全市加快构建链条完整的新型功能材料产业体系。
如今,铜仁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获批成为全国首批66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之一,全市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规上企业已发展至69家,已初步形成以电解二氧化锰、高纯硫酸锰等锰系代表的中间品产业链,镍钴锰三元前驱体、锰酸锂、负极材料等锂离子电池关键配套材料的精深加工产业链和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产业链。
未来,铜仁将以构建全产业链为主要方向,以黔东工业聚集区为主要载体,以项目建设为主要抓手,以企业培育为主要引擎,推动全市人力、物力、财力、精力等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向新型功能材料产业精准聚焦,着力扬优势、拉长板、补短板,全力构建“一核五区”的产业空间格局,建成全国重要的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基地、全国锰产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基地,奋力打造千亿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六盘水
工业领域亮点不断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六盘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87亿元,同比增长2.9%,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见好的发展态势。
前三季度,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95亿元,同比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53亿元,同比增长3.2%;第三产业增加值.39亿元,同比增长2.1%。
今年以来,六盘水工业领域亮点不断、精彩纷呈,“六盘水制造”的新名片更加响亮。这得益于全市工业战线认真贯彻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全力稳企业、稳运行、稳投资,促进工业经济稳中提质,前三季度全市工业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的运行态势,具体表现在:
主要指标企稳回升。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7%,全省排名第3,较上月回升10.3个百分点;累计增长3.4%,较上月回升0.3个百分点;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1%;电信业务总量增长25.6%。
经济总量稳步扩大。前三季度,完成工业总产值亿元,为年度目标的75.3%;新增工业市场主体户,为年度目标的.2%;完成工业投资.70亿元,为年度目标的80.1%。
经济贡献持续增强。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67亿元,占GDP的40.1%;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市GDP增速0.5个百分点;实现工业税收69.25亿元,同比增长38.5%,占全市税收的58.6%。
质量效益持续向好。前三季度,工业用电量达96.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工业用气量达1.45万立方米,同比增长33.0%。规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1亿元,同比增长5.4%;实现利润总额.88亿元,同比增长44.7%。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户;水钢金属公司荣获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现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零的突破。
黔东南
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黔东南州工业经济增速排位平稳靠前。全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高于全国1.2个百分点,全州规下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
当前,全州强化顶层推动,重点企业担当主力,确保经济稳住、安全生产。前三季度,56户亿元重点企业实现产值占全州规上工业总产值的60%,同比增长17.7%,拉动全州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2.1个百分点。产值前20位亿元企业中,16户实现正增长,占全州规上工业总产值40.2%,持续拉动全州规上工业平稳增长。
前三季度,在库工业投资项目个,工业投资增长18.3%。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5个,完成投资占全州前三季度工业项目投资总量的78.84%,强力助推了全州工业投资实现较快增长,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与此同时,全州以提升企业获得感为目标,打出入企宣传、“贵商易”平台宣传、给企业家致信等组合拳,持续更新惠企纾困“口袋书”,充分利用网络媒体,黔东南州工信局共争取上级支持项目个、资金110万元。其中,第三季度争取项目56个、资金.5万元,极大提振了企业发展信心,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此外,近年来,全州高位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林下经济规模已达.37万亩,约占贵州全省林下经济规模的四分之一。
其中,主攻的林药利用森林面积达95.6万亩。黔东南州聚焦以天麻、茯苓、淫羊藿、黄精等林下中药材重点单品的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发展,采取“国储林+林下中药材”和“特色林业+林下中药材”等方式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强力推进,形成了兼具规模优势、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的林下中药材产业。
黔西南
实施“工业强州”战略
根据市(州)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黔西南州生产总值.50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8亿元,增长1.8%;第三产业增加值.99亿元,增长0.8%。
近年来,黔西南州深入实施“工业强州”战略,新型工业化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工业门类明显增多,工业总量不断增大,工业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明显增强,圆满完成了工业发展规划的各项任务,工业总量实现飞跃。
多年以来,黔西南州紧紧围绕以聚产业、延链条、扬特色、强基础、利长远为核心,聚力工业项目谋划和招商,积极引入符合地区工业发展方向的产业龙头和行业领军企业落户黔西南,逐步形成了以煤、电为主的基础能源产业,以黄金、电解铝、铁合金等为主的基础材料产业,以水泥、石材等为主的新型建材产业,以白酒、特色食品、健康医药为主的特色轻工产业,以大数据、电子信息为主的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以硝铵、铝制品为主的化工及装备制造产业“六大产业”。全州7个省级开发区核心区均实现“七通一平”的标准,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园区集聚效应不断增强,初步形成兴义生态载能、兴仁电解铝、安龙石材、义龙新材料、义龙大数据等一批产业集群。
同时,黔西南州大力推进煤矿机械化、智能化改造,深入推进煤矿整合,全州煤矿总量从个提质整合为86个,批复规模达万吨每年。千伏地方电网覆盖兴义、兴仁、安龙、贞丰、普安、晴隆、义龙四县二市一新区所有工业园区,初步形成生产运行稳、保障能力强、综合效益优的水电、火电、新能源共同发电供给体系。
此外,黔西南州深入实施“千企改造”工程,指导企业高标准、高质量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强化专项资金支持,积极加强向上对接,争取各类工业资金基金超16.86亿元支持工业企业发展。登高铝业、天地药业、聚鑫工贸、贵州醇酒业、振华新材料等企业通过技改升级,产值和效益大幅提升,重点项目建设进度不断加快,义龙元豪电解铝一期、鹏昇纸业年产60万吨包装纸、西南能矿10万吨锌冶炼、固鑫年产3万吨锆刚玉27万吨棕刚玉生产线,兴仁龙凯科技年产万只铝合金汽车轮毂、骅骏铝业10万吨铝板带加工、路兴30万吨阳极碳素等一大批重点工业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全州工业产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黔南
优化产业结构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黔南州生产总值为6.0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2.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80亿元,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7亿元,同比增长3.4%;第三产业增加值为.80亿元,同比增长1.5%。
年以来,黔南的新型工业化收获颇丰,全州认真贯彻落实新国发2号文件和省、州关于新型工业化的各项安排部署,坚持以“高质量”为统揽,围绕“新型工业化”,深入实施“工业倍增”行动,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持续开展“千企改造”,在“扩总量、提质量、增效益”方面狠下功夫,奋力推动了黔南工业大突破。
据了解,推进新型工业化以来,黔南工业系统围绕工业总量、工业投资、企业规模三个方面,全力实施工业倍增行动,提出通过4年的时间,实现工业总产值完成3亿元的目标。当前,全州工业经济工作也迎来最后冲刺,黔南瓮福集团、贵定卷烟厂、龙里老干妈等一系列重点工业企业早已蓄势发力。
为了将黔南的新型工业化之路走的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近年来,黔南结合自身发展特色,精准聚焦新能源电池材料、特色新型建材、生态食品加工等三大特色产业,重点培育壮大瓮安雅友、福泉裕能等新能源电池材料项目。福泉市新型磷石膏材料项目和都匀“匀酒”项目的发展,成功将工业发展的重点从过去单一追求工业总量和产值,转变为大力培育和扶持一批更具竞争活力与发展前景的“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
如今,黔南通过依托精细化工等优势主导产业,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不断筑牢工业发展“四梁八柱”,正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绿色食品工业基地、区域级的健康医药和新型建材产业集群,加快推进磷酸铁锂产业发展,力争三年内培育出一个百亿级产品,五年内超过亿元,真正将优化产业结构落到实处。
贵安新区
紧抓重大项目推进
“用地面积亩的宁德(贵州)时代动力电池生产基地(贵安一期)项目主体厂房已全面封顶,开始转入二次结构、装饰装修及室外工程施工阶段;贵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仅用20余天成功交付辆负压救护车……”当前,贵安新区紧抓重大项目推进、紧扣重点企业生产,紧盯招商引资进度,在经济发展的“主赛道”上,锚定全年目标任务不动摇,冲刺四季度,全力以赴打好年度“收官战”。
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今年以来,为稳住经济大盘,贵安新区全力推动重大项目尤其是产业类重大项目的落实落地。
走进宁德(贵州)时代动力电池生产基地(贵安一期)项目施工现场,只见塔吊林立、工程车来回穿梭,项目建设者奋战正酣,“大干快干”的火热气息扑面而来。
该基地占地面积0余亩,规划建设年产60GWH动力及储能电池生产制造基地。项目分两期建设。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技术工程师代慕言说:“目前一期厂房主体已全面封顶,开始转入二次结构、装饰装修及室外工程施工阶段。按照原定计划,最晚可于明年3月实现陆续交付。”
宁德时代新能源项目作为贵阳贵安“十四五”新型工业化产业省级重点项目,自开工建设以来,贵安新区不仅多方协调为项目配齐水、电、气、路、讯等配套要素,还积极帮助项目申请省级专项资金。截至目前,项目共获得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重大项目配套基础设施直补资金、省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等省级专项资金2.3亿元,为宁德时代项目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保障。
与此同时,作为贵安新区产业发展的主力军,贵安产控集团紧抓发展机遇,坚持“项目为大、项目为重、项目为王”的工作要求,系统谋划了“五园一区一港一镇一中心”项目布局,总投资约.56亿元,此次开工的为第一批项目。本次开工的项目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示范性和导向性,涵盖算力中心、标准厂房、产业园区等多个领域,将进一步提档升级贵安新区基础配套设施,促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为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冲刺四季度,贵安新区仍将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深化保障服务机制,着力解决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同时,从优化审批服务体系、优先配置用地指标等方面入手,畅通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及时高效保障重大项目稳步推进。
来源贵州省统计局门户网站、新华网、天眼新闻等
编辑罗丹
二审冯艳
三审胡燕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