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18个小时的车程,8月26日,建档立卡贫困户刘洪从近公里外的贵州省沿河自治县到达江苏省张家港市。与刘洪一道来的,还有其他沿河籍建档立卡贫困户39人,均拎包入住“两江家园”沿河·张家港劳务协作驿站。
排队就餐
“太贴心了,在张家港求职期一周的食宿免费,每间宿舍都配备全套生活用品、空调及包括热水淋浴单独卫生间。”张舜刚放下行李就冲了个热水澡感叹道。
通过统一岗前培训、政策宣传、面试把关等流程,他们成了到年“两江家园”沿河·张家港劳务协作驿站首批到张家港市的务工人员,第二天全部进入当地几家企业务工。
“这是我第一次离开沿河打工,从小家里穷,父母年老,还有两兄弟在上学。”18岁的刘洪告诉记者,以前没工作每天在村里闲晃。
看着一贫如洗的家,作为年轻人,不能这样每天无所事事下去,于是,刘洪和他的38名沿河老乡成了张家港市各企业的一线工人。
沿河籍务工人员在纺织厂上班
而与刘洪早来张家港半年的沈珍一家,是今年沿河第一批东西部劳务协作的务工人员之一,如今,在张家港市东渡纺织集团上班,他早把张家港当第二家乡。
东渡纺织集团是科、工、贸为一体的大型纺织服装企业,是中国民营制造业强,产品出口美国、西欧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宽敞而整洁的制衣车间里,可以显目看到大部分繁重的工作环节都已经交给智能化的生产设备完成,现场的工人只需要负责机器操作、拆衣等工作。
该集团在张家港市的这家子公司能吸纳就业工人近多人。“厂里实行8小时工作制,刚来不熟练,一个月收入大约能有多元,熟练工月收入0到元。”沈珍说。
沈珍的两个孩子在当地公立学校上学
城市的灯火阑珊处,在该公司员工夫妻宿舍里,沈珍和妻子各自安静地依偎在两个孩子旁督促预习新课。房间里摆着整洁的床位和柜子,地上铺设了瓷砖,室内还配有空调、电视机和独立卫生间……
“这里环境太好了,以前一直担心出来务工,孩子没人看管,幸好两地政府‘搭桥’,让我的两个儿子能在公司附近的公立小学顺利上学。”沈珍激动地说。回忆起以前在沿河老家附近的建筑工地上打零工,时常没活干,收入也不稳定,他对现在的工作生活格外珍惜。
根据两地政府出台文件规定,对有组织输送沿河贫困劳动力前去张家港就业的,就业满三个月的建档立卡务工者凭工资流水或社保缴费流水可享受元就业援助和稳岗补贴,以及元一次性就业生活补贴。满六个月的建档立卡务工者则可享受元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
对于沈珍来说,除了工资,一年光政府补贴就有0多元,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劳动尽快脱贫致富。
“现在每周都有四五位从沿河输送贫困劳动力过来,交通补贴也可报销。有劳务协作驿站做后盾,不愁找不到工作。”铜仁市农源人力资源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冉风光说。他和同事每天忙于奔走各企业,回访沿河自治县贫困户就业情况。
据了解,张家港市将推动人社、教育、安监、工会等职能部门整合优势资源,全面保障劳动力输入、输出两个环节的稳定性和流畅性;而劳务驿站将打出“培训促就业、就业促增收、增收促脱贫”的组合拳,引导务工人员努力学习、掌握本领、提升内涵,并形成良好的传帮带作用,带动更多的贫困群众积极投身创业致富。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见习记者施平
编辑张著昶
编审朱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