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铜仁市唯一的深度贫困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脱贫攻坚工作任务十分艰巨。该县变压力为动力,积极打好劳务就业扶贫这张“牌”,通过发展产业就业一批,整合多部门开发就业岗位就业一批,建立劳务服务站点对点输出劳动力就业一批“三个一批”就业模式,充分解决农村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
微工厂实现家门口就业
“这个你得做仔细咯。”这是沿河扶贫微工厂质量检测员周娟每天在厂里面和工人说得最多的话。
10年前,周娟跟着丈夫远赴广东打工,在外打工这些年,夫妻俩一直梦想在县城买套房,把孩子和母亲从村里接到县城来。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在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下,城里有房的想法实现得这么快。不仅在城里有了房子,周娟还得到了一份很不错的工作。
周娟介绍,她本来计划今年继续到广州跟丈夫拼搏,春节后,却因疫情原因无法外出,让她一直滞留在家。那段时间,她想了很多,外出打工虽然也能挣钱,但母亲身体越来越差,还要照料自己的4个孩子,这些成了她的“心头梗”。
今年,县里引进了铜仁高新区配宝新能源科技沿河电子组装扶贫车间,了解到招工信息后,周娟立马报了名。
周娟参加十五天技能培训后上岗了。在微工厂上班,由于她学习认真工作负责,不仅成为工厂的质量检测员,还当选为社区妇联副主席、楼栋长,积极为扶贫车间提供劳动力推荐服务。
该县出台的“92”帮扶政策项目吸纳像周娟这样的贫困劳动力和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就业共人。同时,还全面落实吸纳就业一次性补贴、以工代训职业培训补贴、扶贫车间奖补等扶持政策,积极稳定就业。
整合资源开发就业岗位
除了引进扶贫微工厂解决就业,该县还整合资源多渠道多形式开发劳务就业扶贫岗位,解决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
淇滩镇土地坳村贫困户侯小江,因脚患三级残疾、家里三个小孩,家庭条件十分困难。为解决他的就业问题,人社部门开发公益性岗位安排他当乡村保洁员,负责土地坳村二组街道卫生工作,他的生活有了保障。
土地坳镇关怀村精准扶贫户文淆因为疫情的影响没能出去打工,正一筹莫展的他听说县供电局施工队需要人,立马去报名,经过短期培训,成了一名电力施工人员,每天元工资还包吃。
该县整合人社、水务、住建、交通、城管、民宗、司法、供电等部门,围绕村寨公共场所和财务、环境保洁及村组路、人畜饮水管护及监督员、信息员需求,开发管水员、环卫保洁员、护路员、民风民俗监督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公共财物管理员等就业扶贫岗位个;整合全县产业发展利益联结资金、就业援助岗位资金、交通农村公路管护资金、饮水管护资金.32万元,解决贫困劳动力就业难题;落实生态护林员公益性岗位人。
劳务协作促进就业
年8月,沿河与江苏省张家港市建立了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年5月9日,该县人社局又与张家港人社局签订了稳岗协议。这给沿河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劳动力带来了福音。
该县高度重视劳务就业扶贫工作,制定出台了《东西部劳务协作促进沿河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和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稳定就业有关政策实施方案》,双方签订了《张家港市与沿河自治县劳务协作框架协议》《张家港·沿河劳务协作职业培训协议》。以“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活动为载体,协调张家港人社部门组织企业来沿举办各种形式的劳务协作招聘会,积极引导贫困劳动力、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到张家港就业。沿河着力于“县、乡、市场主体”三个层面的沟通协调,不断深化劳务协作程度。按季与张家港人社部门互通互访,研讨帮扶措施,分析破解困难问题,协商签订劳务协作系列合作协议,不断丰富协作内容。明确专人实行“常态化”沟通联系,加强与张家港市人社局、镇(区)社会保障中心、企业及驻张家港服务站的沟通协调,保障劳务协作渠道全面畅通。通过组建工作组赴张家港市考察调研,组织乡镇(街道)人社中心、人力资源机构、劳务经纪人与张家港市、镇、市场主体积极开展对接活动,选派工作人员常驻张家港深入对接协调,引导张家港镇(区)来沿开展劳务协作,企业来沿河招工用工,推进两地人力资源机构、企业协作关系,同时,相继成立了县、乡、村三级劳务合作社,不断促进劳务协作深度推进。
截至目前,该县通过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机制收集对口帮扶城市、省内外主要务工地等帮扶企业用工岗位信息8万余个,对未就业贫困劳动力和易地搬迁劳动力实行多形式、全覆盖的岗位推荐,先后向省外和省内县外输出5.1万余名贫困劳动力就业。(曾睿田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