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潘晓飞
12月17日,平塘县首期乡村治理人才学历技能双提升班正式开班。精心挑选的50名学员,经过3年学习考试合格后将获得全日制大专学历。
这些学员主要是当地村(社区)干部、村级后备干部、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人员。平塘县平舟镇龙兴村党支部书记罗国勇表示,会加倍努力把课程学好学精,以便更好地服务家乡百姓。
近年来,全省各大职业院校通过集中教学、送教上门、线上教学等方式,培养了一大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12月13日,教育部、贵州省共建“技能贵州”试点正式启动,旨在为西部地区技能型社会建设提供“贵州经验”。12月22日召开的贵州省职业教育大会强调,要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力争在职业教育梯度发展、办学规模上取得新成效,推动建设高水平职业院校,抓实“技能贵州”,不断提升贵州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
服务贵州,构建技能培训网络
当下,贵州正加快建设社会重视技能、人人想学技能、处处可教技能的技能型社会。在长顺县中等职业学校学习5G智能终端手机维修技术、在贵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参加电工培训、在贵州农业职业学院参加果树种植培训,贵州职业院校为社会各类人群开展了多样化的技能培训。
如今,大数据已成为世界认识贵州的一张名片。年以来,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依托30余间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群基础实训室,以及余平方米的产学研一体化大数据实习实训基地,为社会培训大数据技术人员1万余人。
《贵州省支持职业教育发展若干措施》提出,各类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要按照不低于在校生人数50%的培训量,每年面向社会各类群体开展职业培训。
一路探索,一路驰骋。在办学过程中,贵州各大职业院校积极推进育训结合,充分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努力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职业教育体系。
产教融合,夯实教育发展基础
今年,贵州省第一所全日制公办本科层次的职业学校——贵阳康养职业大学正式成立。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高水平发展职业专科教育,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贵州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愈发健全。目前,高职院校有在校生近45万人,已超过本科教育在校生总量。
除了扩容,还要提质。在顶层设计上,贵州职业院校紧紧围绕地方发展,因地制宜增加、削减、强化相应的专业,促进专业集群与产业链条协同发展。“我们要集中力量做大做强优势专业,在服务全省重点工作中找准自身发展的最佳位置。”贵州工商职业学院常务副校长潘毅说。
根据重点产业布局,贵州省不断完善以黔中经济区清镇职教城为核心发展体,黔北经济协作区、毕水兴能源富集区为两翼,黔东南州、黔南州、黔西南州和部分县级职业学校为节点的“一体两翼多节点”布局。数据显示,全省各职业院校与余家省内外企业通过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合作共建等方式,累计培养技能型人才约14万人。得益于构建紧扣产业发展的产教对接体系,中高职毕业生省内就业率,由10年前的30%上升到70%。
“十四五”期间,贵州每年将新增5亿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通过实施职业教育“三大工程”和“三大计划”,到年实现职业教育主要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到年建成贵州特色职业教育强省。
走出贵州,加强区域间协作
12月10日,一场如何更好促进中高职协同发展的座谈会在台江县召开。一方是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另一方是台江县中等职业学校,大家共话发展。据了解,截至目前,贵州轻工职院已与省内23所中职院校联合培养了人。
发挥高职院校在招生就业、专业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的优势,巩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地位,省内各职业院校之间形成合力。截至目前,贵州省构建了以36所高职院校为牵头单位,联合所左右的优质中职校一体发展的协同发展模式,共同完成中职招生26.3万人。
此外,各大职业院校也在积极走出贵州。11月23日,贵州(清镇)职教城管委会与天津海河教育园区管委会签约《东西部职教协作联盟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产教融合发展、创新校企合作机制、深化教学改革等方面开展合作。在签约仪式上,清镇市委书记付涛表示将加强双方之间的协作,努力把贵州(清镇)职教城建设成为在西部地区更有影响力的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更是充分利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的平台优势,抢抓机遇走出国界,在海外办学。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贵州职业教育实现了由碎片向集约、数量向质量的转变,走出了一条欠发达省份办大教育、大职教的奋起“职”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