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论坛

首页 » 分类 » 定义 » 舞动农头迎春风
TUhjnbcbe - 2023/7/27 22:24:00

1月20日,贵州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在贵阳召开。
  “三农”工作作为过去、现在、将来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会议指出在新发展阶段贵州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三农”工作全局,举全省之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推动贵州在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进。

榕江县供港蔬菜基地(吴昊/摄)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今年1月,罗甸县顶访村的脐橙迎来丰收,订购电话此起彼伏,一车车脐橙被运往贵阳、都匀、广西等地。
  “自实施‘村社合一’以来,顶访村强化村社合作,将村内多个果园集中起来,实行村企合作,统一管理,统一销售,脐橙供不应求,实现了互助双赢。”顶访村脐橙果园负责人谢俊表示,果园统一管理后科技含量有所提升,年产量已由合作前的36万公斤提高到目前的40万公斤,增收近10万元。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贵州把发展产业作为实现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和长久之策,以农业现代化为目标,立足各地特色资源,做大做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着力建设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省。
  今年1月,黔西南州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全州个规模以上坝区打造食用菌、精品水果、花卉苗木、蔬菜、中药材等各个主导优势产业,涉及坝区面积16.98万亩,实现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搭乘便捷的交通快车,着眼于当地良好的自然条件,榕江县调整产业结构,与贵阳农投集团合作,全力打造供粤港澳大湾区蔬菜基地、贵阳市蔬菜保供基地和榕江县脱贫攻坚就业基地,不断提高坝区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化水平。目前,车江大坝已与全国12个蔬菜批发市场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
  铜仁市出台《铜仁市“梵净山珍·健康养生”绿色农产品品牌创建三年行动方案》《铜仁市农业经营组织发展与农产品品牌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创新提出农产品品牌创建“十大重点”建设工程,“梵净山珍·健康养生”公共品牌商标成功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注册并正式启用。
  农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
  贵州将在落实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推动林下经济发展打开新局、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提升农业科技含金量、推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全方位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走进铜仁市碧江区川硐街道板栗园村范木溪组,掩映在青山绿水中的范木溪网红树蛙部落精品民宿格外静谧。范木溪网红树蛙部落精品民宿占地12亩,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民俗风情让其独具特色。
  曾经的范木溪组贫穷落后、交通不便,许多青壮年纷纷外出谋生。如今,当初凋敝落寞的乡村变成了旅游打卡地,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年来,全村游客量达10万余人次,旅游收入余万元,带动当地30余名村民创业就业,乡村旅游产业成为了板栗园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就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贵州立足省情实际,根据不同村寨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分类推进乡村旅游,全力推动脱贫摘帽地区走向全面振兴、共同富裕。
  三都自治县都江镇打鱼村近几年大力发展“庭院经济”,乡村旅游风生水起,农产品销路也扩宽了。
  岑巩县客楼镇大力实施特色小镇提升行动,稳步推进旅游业发展。年,该村已成功创建“3A”级景区。年,项目带动余村民就业,发放务工费10万余元。
  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实现乡村振兴就需要解决好农民的就业问题。为更好促进农民就业增收,贵州不仅在纵深推进农旅一体化方面发力,还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
  年,贵州重点围绕建档立卡和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等群体,在开展线下短训实训的同时,运用“农民视频点播系统”等线上平台免费向农村劳动力提供职业技能培训视频。培训内容包括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种植养殖实用技能、强农惠农政策、脱贫攻坚政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等。
  截至年11月,贵州累计完成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76.16万人。
  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极端重要、须臾不可放松、务必抓紧抓实。贵州多措并举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日前,走进开阳县禾丰乡穿洞村,宽阔干净的公路穿村而过,路旁的民居屋舍俨然,一眼看去这俨然是一个美丽的小城镇。
  年以前,穿洞村还是省级二类贫困村,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周边环境脏乱差,人畜混居现象比较普遍。穿洞村支部书记姚家宏见状,带领新一届班子成员在村里来了一场牵“牛鼻子”运动——即改善人居环境,发展村集体经济。
  两年时间,穿洞村从贫困村出列了,人居环境也焕然一新。为将穿洞村建设得更好,穿洞村将各类社会信息、各项管理职能融为一体,建立网格化工作站,以网格管理为基础,以信息化平台为支撑,以全程服务为目标进行全程管理,筑牢农村社会治理根基。
  茅屋变砖房、泥巴路变硬化路、荒山坡变成经果林……时下,走进贵州乡村,风光宜人的新农村欣欣向荣。贵州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乡村治理难度大,但贵州以村规民约推动村民自治,通过集众智、聚合力、定良策,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村面貌从“脏乱差”到“整洁美丽”的华丽转身,打造出乡村治理的“贵州样本”。
  乡村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保障。美丽乡村不仅需要塑形,更需要铸魂,要有山水、生态的“外在美”,更要有人文、精神的“硬气质”。
  在推进乡村治理过程中,大方县在全市率先建立“乡村治理督导员”机制,让农村党员、退休干部、复员退伍军人、乡贤能人、寨老族老等在乡村治理中充分发光发热,做文明乡风的倡导者、践行者、监督者,让“老风俗”变身“新风尚”,做一山一水、一园一林、一院一路的“监护人”。
  印江自治县在农村和社区建立“文明储蓄所”,围绕村民、居民日常行为建立清单,以“积分制”方式管理,并将积分进行结果转化,分数为正可兑换物品,分数为负则在评先评优等方面相应受限。印江自治县朗溪镇三村村村民普遍感觉到,村里有了“文明储蓄所”,大家无论在家还是出门,都更加注意文明礼貌了。
  为进一步让乡村宜居宜业,贵州将全面推开乡村振兴,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强化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大力总结推广“三变”改革经验。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马红梅

编辑孙蕙
  编审付松

1
查看完整版本: 舞动农头迎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