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论坛

首页 » 分类 » 问答 » 江口一片茶叶带富一方百姓
TUhjnbcbe - 2023/7/27 22:23:00

巍巍梵净,云海翻滚。云雾缭绕武陵山,长出的铜仁茶,仿佛得梵净仙气之浸润,气、味自成一派。

年,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提出,在铜仁打造“茶叶市”,那时铜仁西有印江翠峰,东有石阡苔茶,而江口虽地处梵净山茶原生地,却“茶踪难觅”。

江口县怒溪镇骆象村生态茶叶基地

11年来,江口县为抢抓机遇,大胆创新,因地制宜,埋头茶业、深耕细作。成就了那一山一岭富民产业,获得今朝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

11年扬鞭逐绿,11年谋划赶超。在江口历届县委、县政府的大力引导和鼓励下,江口百姓从不了解、不接受茶叶产业,到认识、了解和接受,思想观念的逐步改变,及政府、干部群众、各村集为茶叶产业一起拼搏,创出一条绿色之路,让群众吃上绿色生态“茶叶饭”。

之二

调整结构尝甜头,种茶比种苞谷收入强10多倍

“你看,我这片茶林怎么样?”10月9日,记者走进铜仁市江口县坝盘镇挂扣村九龙山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龚敏会指着漫山遍野绿茵茵的茶林,一边介绍公司和茶叶基地情况,一边讲述着她的创业故事。

年,挂扣村在当地政府大力支持和鼓励下,引进了一家公司发展茶叶产业,但因当时规模过大、资金不足,导致刚种下几个月的部分茶苗无法继续管护。

“看来,这次要白搭了哟。”村民们纷纷抱怨到。不仅如此,当时在该县的其它地方,也出现类似的状况。

江口县坝盘镇挂扣村九龙山生态茶叶基地

为了帮助村民重树发展茶叶产业的信心,当时江口县鼓励有技术、有胆识的干部,到基层带领群众一起发展,同时,也为群众发展茶叶作示范。而龚敏会的丈夫李小立,正是该县茶办的技术指导员,也是众多干部带领群众一起发展茶叶产业的代表之一。

“我自己就是搞这个工作的,看到当时的状况,实在是不忍心。”经过多次与家人耐心沟通、商量,最终得到家人的大力支持。随后,李小立挨家挨户测量、签合同,把涉及70多户多亩无法管护的茶叶基地接过手,同时成立了村九龙山茶叶有限公司。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有了“专家”的亲自指导和统一管理,九龙山茶林在短短几年里,焕发出勃勃生机。同时,也给当地70多户多名茶农发展带领新希望。

江口县坝盘镇挂扣村九龙山生态茶叶基地

“除草、施肥、采茶,忙的时候有20多人在我这干活。”龚敏会说,这片茶林成为村民增收的渠道之一,每年打工收入和土地流转费,少的有1万左右,多的有2万的,比起之前种包谷、红薯强10多倍,村民们看到她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不愧是大伙致富的带领人。

目前,挂扣村共有茶园面积达多亩,直接带动多人就业,覆盖该村多人一起发展。

“三变”改革,江口茶业迎来发展春天

秋分过后,凉风习习,碧空万里,正是秋茶采摘季节。走进贵州省江口县怒溪镇骆象村,一股股茶叶清香味扑鼻而来。

“你看,这是去年我们与贵茶集团签订的合作合同,还是长期的哟。”近日,记者来到骆象村,该村党支部书记杨茂华,从柜子里拿出一份合同,脸上挂满了幸福的笑容,因为这一份合同解决了骆象村年产量千吨茶叶的销路。

骆象村,国土面积22.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亩,林地亩,荒山亩,辖24个村民组,户人。“骆象田大丘,三年两不收;一到冬天无事做,围着火坑烤红薯;合作医疗收不齐,开学时季锁眉头。”这首童谣是骆象村窘迫的真实写照。

江口县怒溪镇茶叶种植基地

年,杨茂华当选为该村村委会主任,为了改变村民们世代啃山,越啃越穷的尴尬局面,他决定带领该村发展现代高效、绿色经济,并和该村党支部书记分工合作,村支书负责抓烤烟发展,而自己则负责抓茶叶产业。

“年,我们县到处都在发展茶叶,我也想抓住这次机会,让大伙发展茶叶。”杨茂华说,当时村民大多数对茶叶不了解,部分村民无论如何,做思想工作也不愿出租土地,村里甚至还为此发生过打架事件。回想当初,杨茂华直摇头,祖祖辈辈种玉米、水稻的村民一时思想转不过来,不愿意冒险种茶叶。

为了提高村民种茶积极性,打消大伙的顾虑,骆象村决定以“三变”模式带动大家一起发展,即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

江口县怒溪镇骆象村茶农正在秋管除草

而杨茂华则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年,他在该村以“三变”的形式,流转了多亩土地,发展起了茶叶产业。年,在外打工的村民肖世明,也回乡跟着他发展起了多亩的茶叶。

通过几年的发展,村民们在茶叶基地受益越来越多,大伙也逐步接受并发展起了茶叶产业。

从年,骆象村成立第一家个体茶业专业合作社,到目前该村有6家龙头企业,17家专业合作,茶叶种植面积达1.5万亩,覆盖全村户群众及周边村民一起发展。而骆象村“三变”模式,也为江口县茶叶发展开启了新模式和新篇章。

8.6万群众吃上“茶叶饭”

又是一年秋风起,茶山韵味别样浓。寒露已过,车行坝盘镇高墙村,茶园绿浪随风漾起,基地里茶农们正忙着采摘和管护。

翠绿的茶山下是白墙黛瓦,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点缀着山乡,一派百姓富、生态美的美丽农庄新景象尽在眼前。

然而,以往的高墙村人却因交通不便,耕地稀少,守着大山熬着苦日子。

“为了谋生,大家没办法了,只能去山上砍树卖。”高墙村党支部副书记杨明生说,“砍一天卖一天,就得60块钱,除去来回8块钱车费,还剩52块钱。”

山上的树越来越少,但群众的日子却越过越苦。

选准产业新路子,穷困山村因茶而富。年,江口县把茶叶作为主导产业,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

同时,设立了0万元茶产业发展财政投资基金,投入万元建立了茶产业发风险保障池,撬动金融资金1.5亿元,有效解决了大多数茶叶企业发展资金需求。

高墙村还引进江口县鑫繁生态茶业有限公司,流转土地,开垦荒山,短短几年时间,翠绿的茶树已铺满山坡。

江口县坝盘镇高墙村新发展的茶园

“如今,这美好富足的生活,离不开县委县政府精准的产业选择,现在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是茶农,收入成倍增加。”话语间,比起以往的窘境,种茶大户舒国权倍感满足。

“销路这块,我们根本不愁,只要你有产品。”陈安波告诉记者,年,江口县鑫繁生态茶业有限公司与贵州贵茶有限公司签订产品销售合同,有稳定的销售渠道。

同时,该公司还负责高墙村其它6家种茶大户的2亩茶园的茶青收购、加工和销售,有效带动村里的茶产业发展。

“这一片之前全部种的洋芋、红薯,因为收益微薄,很多直接丢了荒。”回忆过去,村民舒兴昌一脸无奈。“现在通过种茶,山变绿了,收入也比过去多了。”

昔日砍柴求生,今朝种茶致富。据介绍,高墙村的茶园面积已达到4多亩,仅柿子坪茶园每年产值就达多万元,每年付给周边村民多万元劳务费,并带动村里23户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年数据显示:园区带动8.62万群众共同发展,全县茶叶产品产量吨,总产值7.01亿元,直接带动61个贫困村、户精准扶贫户、1.52万人直接就业,实现人均增收元以上。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见习记者周济

通讯员彭浪

编辑张著昶

编审朱邪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口一片茶叶带富一方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