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论坛

首页 » 分类 » 常识 » 创利益联结机制促集体经济发展印江稻N
TUhjnbcbe - 2023/6/6 22:41:00

今年以来,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粮食安全的部署要求,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运作模式,大力发展“稻+耳”“稻+蛙”“稻+油”等立体生态种养,有效避免耕地“非粮化”“非农化”,提高稻田的综合利用率和产出率。通过“稻+N”生态种养模式,实现土地流转有租金、入股分红有红金、进园务工有薪金、共办产业有佣金、创办产业有酬金“一地生五金”,凸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稻+耳”,轮作经济增效益

创新组织方式。采取“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致富能人+农户”运作模式,深入推进“千户万菇”行动计划,重点打造个以上食用菌专业村、培养0户以上专业菇农,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专业村)+专业菇农”联动发展新格局。如板溪镇大坪村在推进“稻耳轮作”中,通过企业提供菌棒、菌种和回收产品对接市场,村集体合作社发挥桥梁纽带和组织协调作用,种植户负责种植采收,每亩可产生鲜木耳公斤、稻谷公斤,亩产值超过2.8万元,实现了群众增收、土地增值、企业增效、合作社盈利、村集体壮大的五赢目标。

创新利益联结。探索建立“决策共商、村民共股、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村集体经济壮大,帮助脱贫群众通过订单生产、劳动务工、反租倒包、政策红利、入股分红等多渠道实现增收,实现粮食和食用菌双丰收。同时结合探索推进“3个三分之一”支付模式,缓解老百姓在生产过程中的资金周转困难,提高企业和菇农的诚信度,实现企业盈利、菇农增收的双赢目标。

创新资产管理。通过市场化运作模式,有效推动“资金投入形成项目、项目落地形成资产、资产收益变现资金”的扶贫资金资产循环使用新路,盘活村级扶贫资产、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折算成资金进行股份制入股,既盘活现有资源,又管好用好资产设备。年全县发展稻耳轮作余亩,产值达0余万元。

“稻+蛙”,立体共生提成效

引进企业,盘活资源。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学为指导、以技术为依托,引进铜仁梦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运作模式,充分利用全县低洼田、撂荒田、低产田资源,发展生态农业“稻+蛙”立体生态养殖,粮食生产和经济发展两个成果一起收。

先行试点,一田多收。按照先试点、后推广原则,在峨岭街道张家村建立亩“稻蛙”立体生态养殖示范基地。经测产,基地亩产水稻公斤、蛙0公斤,亩产值达4.56万元,带动群众务工人次,支付民工工资50余万元,支付土地流转资金10万余元。

技术引领,推广发展。坚持“科技兴农”理念,深入实施“三精准三优先”农技人员服务产业发展,强化与科技院校合作交流,注重科技人才选派蹲点服务,助力“稻蛙”立体生态养殖发展,并支持鼓励有文化有技能的青壮年农民留在农村,支持大专院校农科毕业生和外出能人返乡创业。目前“稻+蛙”立体生态种养技术正在全县推广,拟投资建设0亩稻田综合养殖基地和大米加工厂,助推“稻蛙”立体种养产业,带动余人长期稳定就业。铜仁市年生态渔业培训会11月2日在印江自治县举办,围绕“稻蛙”立体生态养殖技术开展全面培训,“稻蛙”立体生态养殖模式在全市推广。

“稻+油”,双季稳产促增收

统一规划布局,种得美景。充分结合生态、人文和旅游资源优势,集中连片规划,统筹推进“水稻+油菜”轮作模式的乡村农业示范点建设,凸显春赏花黄、夏赏禾绿、秋赏金黄的乡村美景,为乡村旅游增添风景线。如洋溪镇在产业规划发展中,把新黔、蒋家坝等具有地方特色百亩以上坝区,统一规划打造“稻+油”示范点。

统一政策支持,种得安心。实行由政府统一配发菜种和肥料,集中育苗、连片种植,调动和鼓励农民收割水稻后轮作油菜,促进油菜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同时,做好油菜及水稻种植保费补助,让农民吃上“定心丸”。

统一加工销售,种得实惠。积极推行“村集体经济组织+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带动群众发展“稻+油”农业产业。扶持建立粮油加工、大米加工车间,推行稻谷、菜籽统一收购、加工,统一包装、销售大米及菜油,确保农民稳定增收。如,杉树镇对马村采取“公司+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投资建立粮油加工厂,农民菜籽油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销售,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群众增收。再如洋溪镇引进大米加工企业,打造亩高标准优质水稻示范种植基地,带动周边群众发展上万亩水稻种植,采取统一收购、加工、包装、销售模式,切实守好“米袋子”,让群众鼓起“钱袋子”。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1
查看完整版本: 创利益联结机制促集体经济发展印江稻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