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古往今来,文明发展、社会进步始终与水紧紧相连。
年1月5日、年4月26日、年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在重庆、武汉、南京,主持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推动”到“深入推动”,再到“全面推动”,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把脉定向。
长江经济带覆盖沿江11省市,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贵州作为长江经济带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生态地位突出,发展潜力巨大。年2月3日,在黔西新仁苗族乡的乌江六冲河段,习近平总书记沿江岸步行察看乌江生态环境和水质情况后,他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召开7年来,贵州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沿岸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货物运输、文化旅游、农业产业等方面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一江清水奔腾千里东流
乌江作为长江上游右岸最大支流,承载了贵州一半以上的人口和经济总量。流域内拥有磷矿资源富集的磷化工生产基地,因此,过去的乌江水体中总磷超标,造成部分河段水质为劣五类,一度成为“污江”。
“江水突然变白,手摸着还滑腻腻的。”家住遵义市播州区乌江镇的鲁晓芸回忆,污染严重时,乌江镇河段整个江面被污水染成“米汤色”。
经勘测发现,污染源于乌江镇的一个名为34号泉眼的岩溶泉,距离泉眼16公里的贵州磷化集团生产所排放的磷石膏,磷石膏产生的含磷污水渗漏到地下,流入乌江。
沿江发展的播州区乌江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尚宇杰摄)
乌江治污,难在治磷。
为解决乌江总磷超标问题,贵州坚持“标本兼治、源头优先、末端兜底”的治理思路,在磷矿、磷化工、磷石膏库“三磷”整治上突出刚性措施,通过实施一揽子污染防治措施,从根本上解决乌江磷污染问题。
经过多年持续地治理和河长制的全面推进,乌江水体总磷浓度大幅度削减。截至年,乌江干流水质达到Ⅱ类标准,水质总体为“优”,乌江流域45个国控水质监测断面优良率达%。
“污染少了,江水清了,生态好了,飞走的鸳鸯又飞回来了。”家住乌江边上的石阡县本庄镇辛庄村村民杨仕忠高兴不已。
乌江干流思南段(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尚宇杰摄)
作为长江经济带11省(市)之一,贵州65.7%的国土面积属长江流域,88个县市区中有69个属长江防护林保护区范围,肩负着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使命。
点滴努力,只为一江清水向东流,贵州坚持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举措,坚定不移推进长江生态保护修复。年,我省个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和9个中心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优良率均为%,优良水质断面比例达98.3%,全省河湖生态进一步改善,水质持续向好。
鱼翔浅底画卷徐徐铺展
年12月1日,贵州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贵州省乌江保护条例》,该条例年3月1日起施行,将为乌江保护提供详实的“说明书”和“任务单”,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法治力量”。
制定乌江保护条例,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有效实施长江保护法的重要举措,更是贵州人民的殷切期盼和共同愿望。
前不久,地处乌江流域的铜仁市沿河自治县开展了一次增殖放流活动,共增殖放流的濒危鱼苗共计16万尾。
“开展此次增殖放流,对提高广大群众保护乌江水生生物资源、全县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沿河自治县畜牧发展中心主任晏波介绍,截至年,沿河已经连续开展增殖放流10年,放流濒危鱼种达万尾。
巡河员驾驶船只行驶在乌江上(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尚宇杰摄)
据中科院水生所对赤水河鱼类资源监测评估情况显示,鱼类种群从年以前的种恢复至年的种,其中,长江珍稀特有鱼类从禁捕前的29种恢复至现在的49种。同时在乌江水系收集到鱼类种。
长江经济带作为流域经济,涉及水、路、港、岸、产、城和生物、湿地、环境等多个方面,是一个整体,因此需要全面把握、统筹谋划。
走进纳雍大坪箐国家湿地公园,可以看到一种名为云贵水韭的水生蕨类植物。这种植物极为罕见,是中国特有濒危、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大坪箐湿地公园是云贵高原中山沼泽湿地的典型代表,山顶上的沼泽湿地有着强大的蓄水能力,持续地为河流供给水源,被誉为“乌江上游的隐形水库和碳库”,也为云贵水韭提供了绝佳的生存环境,使这里成为云贵水韭的重要栖息地。
千里奔腾,厚泽两岸。漫步黔贵大地,可见一幅鱼翔浅底的水美画卷,正徐徐铺展。
悠悠水韵激扬深厚水蕴
江河的存在,不只要保护,更要发展。江河的意义,不止在于景色,更在于其底蕴。衡量一条河流的魅力,生态、经济、人文缺一不可,因为这些都见证着一个区域的发展。
乌江是贵州人民的“母亲河”,自古就是联通外界的航运要道,年后,由于多个梯级水电站修建且没有同步建设通航设施,乌江“通江达海”水路被阻断。
年11月,乌江“黄金水道”全线复航,沿岸乡村飞速发展,如今的乌江,真正绿了、清了、通了、富了。
铜仁市江口县德旺乡净河村的鲟鱼养殖基地内,工人正在捕捞成品鱼(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尚宇杰摄)
从经济增长到文化增辉,贵州以水蕴涵养水韵,用水韵激扬水蕴,强化水资源管理,发展业态日益丰富,自然风光与文化有机结合,经济活力日益充沛,不断焕发新的光彩。更好地融入了长江经济带发展。
深冬,走进位于遵义市播州区尚嵇镇的乌江寨,沿江而建的民居立于两岸,青砖黛瓦,灵秀脱俗。潺潺碧水间升腾起阵阵朦胧的烟雨,令人神往。
在打造过程中,乌江寨始终以保护乌江为第一原则,不仅还原、修建了黔北民居群落,更开辟了多姿多彩的民俗展馆及传统工艺作坊,对制陶、烤烟、做酱、老鹰茶等传统工艺品与食品生产加以恢复,挖掘染布、扎花灯、做竹器等传统技艺;邀请傩戏、独竹漂、竹竿舞、苗族锦鸡舞等民间艺人展现黔北的多民族文化。
湄潭茶海一隅(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尚宇杰摄)
日月千秋照,江河万古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如今,乌江、赤水河自南向北奔腾入长江,一处处河汊与沟渠迎来蜕变,一处处城镇和村寨实现焕新。贵州努力在水清岸绿中乘风破浪,正以昂扬的姿态,融入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进程。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尚宇杰
编辑 王瑶
二审 王远柏
三审 谢巍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