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论坛

首页 » 分类 » 常识 » 银行实践丨银行数字化转型避坑指南
TUhjnbcbe - 2021/8/9 23:32:00
白癜风全国十佳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92767.html

本文投稿首登于《零售银行》月刊年1月

互联网时代带给银行业巨大冲击,在这个时代的大潮下,数据资源已经替代能源,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资源。响应潮流,顺势而为,在大量数字充斥的银行业,数字化的转型方向迅速得到了共识和认可,银行迅速开展数字化转型。然鹅,数据是死的,时代是活的,与高度竞争高速发展的互联网行业相比,银行已经躺在功劳簿上轻松赚钱太久了,已经造福社会十几年的数据思维在银行业仍是新鲜事物,对数据的理解乏善可陈。大数据、厚数据、小数据,以及以数据驱动为动力的人工智能,是一整套能自我完善、自我修复、自我进化的技术逻辑体。与之对比的银行业有一整套稳定、固定、固化甚至僵化的管理模式,在资本管理时代产生了强大的效果,但在当前的知本管理时代却成为了严重的负担,而面向未来的数据化时代更是阻碍历史车轮进步的桎梏。今天我们聊聊银行在数字转型中遇到的坑,以及避坑指南。

开始之前先说一个故事:

某个银行正在开展数字化转型,近期推广一个收益4%以上的理财产品,总行向下发送了大量潜力客户名单。到了某个网点这个名单有余人,对于这个只有两个理财经理的网点,难以实现短期内精准地联络这么多客户并揽入行外资金。网点主管要求两位理财经理从余人中进一步筛选,将客户定位更加精准,争取2天内帮有兴趣的客户尽可能从产品额度池中抢到足够的份额。当天下午,两位理财经理制定出各自的筛选规则:

从事理财工作时间较短的理财经理A:AMU峰值超50万,但当前余额在10-20万区间;30天以上未与该银行发生业务往来。筛选出55名客户。

有一定经验的理财经理B:购买理财产品即将在10天内到期;且AMU在万以上的客户。筛选出43名客户。

故事到这里,但两个理财经理谁的筛选方式正确,留给大家思考。但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对待数据的不同看法,决定了最后工作的方式和结果的成败。

一、银行的数字化转型

虽然银行已经有非常多的数据、每天和数据打交道、对数字化的转型进程非常重视。但不可否认,银行的数字化进程还存在非常多的缺陷。而这些缺陷并不体现在能力上,而体现在逻辑上。也就是银行知道“要做什么”,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做”“在什么时候做”“在什么条件下做”。

1、数字化转型的缺陷

银行的数字化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缺数据项

不是缺数据,而是缺数据项。并不是缺少“转账金额”里具体的每一笔金额数据,而是缺少更多像“转账金额”“交易目的”“购买物品”……等等更多的数据项,也就是我们常见的Excel报表第一行。很多时候,银行会说,要这么多数据项有什么用?这就是症结所在,连有什么用都不知道,怎么知道需要这些数据项呢?就比如,你不知道银行的ETC数据可以给购买车险、出行险、汽车分期等业务作为决策依据,怎么知道需要收集ETC在加油站、高速公路、高速服务区、尤其是自助服务区的客户消费数据呢?

(2)缺数据来源

如果做数字化转型需要那么多数据项,那么最大的困难是这些数据项来自哪里?银行其实已经有了很多数据项,从很多银行的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可以看到,对客户的交易行为、金融资产、业务种类等等都有非常详细的记录,因为这些可以通过业务系统直接提取。但除了这些之外的数据项却十分欠缺,比如客户的家庭关系、父母、子女等,消费习惯、口味、衣着、喜欢车型等,文化爱好、运动、文艺、阅读等……这些数据统统没有,为什么?没有数据来源,不知道从哪里收集。有的银行在CRM系统里有少量的一些数据,不知道如何验证准确性,也不知道如何稳定收集,只能靠简陋的员工KYC技术进行捕捉。

(3)缺数据应用

很多银行不知道拿了数据来做什么用。银行会说,我们用数据驱动工作啊。真的是这样么?就像前面的故事里,上级行下发多个客户的名单这样驱动工作么?这不是用数据驱动工作,而是用数据驱动员工工作。而真正用数据驱动工作的人是谁?是这两位理财经理。对数据不加工、不处理,对工作不理解、不分析,将两者生搬硬套地绑在一起,就是现在银行缺数据应用最常见的做法。更有甚者,用数据结果驱动工作动力,最常见的就是银行的KPI考核机制,一个对过程都没有全量

1
查看完整版本: 银行实践丨银行数字化转型避坑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