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论坛

首页 » 分类 » 问答 » 专访张维为短视的西方政治,注定不会有十四
TUhjnbcbe - 2020/12/8 5:04:00
10月26日,中国共产*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就《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既要顾好内部发展,也要应对越来越复杂的国际环境。它对于“两个一百年”的目标有哪些意义?今年的十四五规划会有哪些新的内容?和西方国家相比,中国能够坚持十四个“五年规划”的秘诀是什么?观察者网专访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解读中国的“五年规划”?采访观察者网周小婷

  

观察者网:从年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现在的十四五规划,贯穿了新中国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再到新时代的整个过程,当然这个过程中也走过弯路。您怎么评价五年规划对于国家发展的意义?

  

张维为:一部中国五年计划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新中国的成长和发展史。年2月我们开始编撰第一个五年计划,当时 还在进行,毛主席指示要优先发展重工业,这是确立国家独立地位的迫切需要,没有钢铁就被人欺负。当时中国没有编撰发展规划的经验,需要借助苏联的帮助。周恩来总理曾亲自率领庞大的中国代表团,赴莫斯科征求苏联专家对我们一五规划初稿的意见。  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规划能力最强的国家,这种能力已经成为中国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五年计划制定和执行中也经历过挫折,例如大跃进时期指标定的太高,后来又有重工业与轻工业的失衡等,但总体上一系列五年计划的成功制定和执行,对中国全面崛起的意义怎么评价都不过分。  中国人相信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所以对许多问题,超前地进行思考和规划,非常之重要。比方说,上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中国经济总量到年要翻两番,然后他就考虑中国的电力发展要超前,我们就开始了电力大发展的规划,包括如何通过一系列五年计划来实现电力发展。今天中国的用电量如此之大,但没有闹电荒,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这一切都离不开当年的规划和落实。用中国标准看世界,有没有规划能力,有没有规划执行能力,检验的都是一个国家的治国理*水平。

  

观察者网:我们的计划与当年苏联的计划最大差别在哪里?

  

张维为:五年计划就是我们向苏联借鉴的,列宁时期就有了思路,斯大林时期开始执行,但我们后来也发现苏联计划经济模式的缺陷,就开始对计划体制进行改革,随后中国又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把传统的指令性计划改革为指导性计划和战略性规划,既发挥市场的作用,也发挥*府的作用,这中间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把许多应该交给市场和企业的东西,交给了市场和企业。  回头看,中国在自己的崛起过程中,学习和借鉴了大量其它国家的经验,然后结合中国的国情,推陈出新。相比之下,到90年代初,苏联转而全盘否定自己,拥抱全面私有化的休克疗法,结果是灾难性的,至今很多俄罗斯人还后悔不已。

  

  

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第一批解放牌汽车试制成功(资料图)

  

观察者网:这是否也体现在“五年计划”在年的时候改成了“五年规划”,一字之差反映了我们治国理*思路的转变?

  

张维为:是这样的。一个词的变化,背后是中国对经济建设认识规律的深刻变化。年,也就是“十一五”开始之际,我们正式把“五年计划”改为“五年规划”,我们是年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的,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我们的计划理念,已经完成了从宏观与微观并重向宏观的转变,从直接向间接的转变。规划的覆盖面更具有战略性、宏观性,它
1
查看完整版本: 专访张维为短视的西方政治,注定不会有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