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黔中首郡、乌江明珠”美誉的思南因水而生、因水而兴,航运的便利使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商贾云集之地,追溯最早的历史可以达到汉朝,比贵州建制史还早上了几百年。但随着近代陆运的兴起,思南交通优势不再,身处崇山之中的思南地位不断下滑,甚至被人们形容成为了贫穷、落后的标签。
20年前,思南交通“一穷二白”
“进城就像骑马,出城就做一回‘白眉鹰王’”,这是对20年前思南交通状况最形象的描述,可能很多人不理解两句话的意思,一辈子也没有看到过这种情况,但这却是对当时思南交通情况最真实的写照。20年前的思南,公路里程少,多为泥土路、砂路,全县找不到一条达标的泥青路,只有少量的硬化路,且通达水平低下,标准不高,多为断头路,同周边区县相比,简直是差的太多。
到现在,很多思南人仍然记得,当时思南发往铜仁、贵阳的班车一天最多只有3个班次,而且发车时间都很早,因为整个路程需要一天才能赶到,在天气情况不好时,则需要在晚上才能到达。而思南通往广州沿海一带的车就更不用说,当时铜仁境内没有高速,大巴车只能一路颠簸至湖南才能上高速,至广州大约需要3天时间。
而同时期的周边区县,主干道早已通上了油路,乡村路已水泥路,在交通方面的成就已经远远领先于思南,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思南奋起直追,苦干实干。
20年来,思南交通“迎来巨变”
年以来,思南的历届政府领导班子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坚持不懈推动交通建设,因为他们明白一个道理:“要想富,先修路”,只有把路修好了,才能更好的“走出去”和“引进来”,回顾20年以来思南交通的发展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年到年,是思南县道路交通建设的恢复期,这五年,思南县对县内的主要交通干线进行了提质改造,较大程度的改善了思南通往周边区县运输能力。
年到年,是思南县道路交通建设的起步期,这五年,全县积极动员,采取以工代赈、世行贷款等多形式,实施了多层次地方道路建设。这五年,全县交通运输和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较快。全县有2条省道.66公里,8条县道.54公里,24条乡道.36公里,条通村公路公里,全县通车里程共计.14公里。完成了公路改造公里。全县27个乡镇个建制村、24个居委会,25个乡镇通畅,5个乡镇已通达未通畅,乡镇通畅率为92.6%,通达率为%。有55个建制村通畅、个建制村已通达未通畅、83个建制村未通达,建制村通畅率为9.4%,通达率为85.81%。
年到年,是思南县道路交通建设的攻坚期,这五年,思南交通建设快速腾飞。年,投资60多亿元的思剑高速公路和杭瑞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两条高速在思南“十”字交汇,结束了思南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至此,思南经济社会发展拉开了新的序幕。
年到年,是思南县道路交通建设的提升期,这五年,全县以脱贫攻坚工作为统揽,实施了农村公路会战三年行动,大力推进全县村村通道路建设、二级公路改造、高速公路快速推进,在全县掀起了新一轮交通建设的新高潮。
20年来,从土路到硬化路,从砂路到油路,从低等级路到高等级路,从不通到畅通,从能走到走好,高速公路宽阔平稳,二级公路四通八达,农村公路通到家门口,思南交通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年后,思南交通“四通八达”
经过20年的发展,全县道路交通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就。近年来,全县交通骨架网络基本形成,二级公路由西到东贯穿全县,农村公路实现畅联互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运输站场建设日趋完善,运输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杭瑞高速建成通车后,思南迎来了经济的腾飞,随着西南商贸城和万丰商贸城两大建材城的建成,大宗商品交易进入思南,翻开了思南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
重大交通项目稳步推进。思剑高速和和杭瑞高速在思南的交互使思南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交通节点城市。塘头至本庄、思南至石阡的二级公路的陆续完工,几大提升了区域交通保障能力。湄潭至石阡高速预计于今年年底完工通车,德江至余庆高速的建成将极大的改善思南河西片区交通通行状况,届时思南县将有四条高速公路贯穿境内。正在建设黔北机场距思南不足20公里,规划建设的涪柳铁路穿思南境内而过,将结束思南没有铁路的历史。随着乌江航哥恢复通航、机场和铁路的建成,交通发展将更好的助力思南经济腾飞。
农村公路的建设也是思南交通建设的一大亮点,通过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路行动计划和农村“组组通”公路等工程,全县实现了%建制村通畅,30户以上村民组%通畅,行政村%通客运,农村公路%列养,很好的助力了全县脱贫。
运输服务能力是交通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全县现在共有7条公交线路,24辆公交车,台出租车。道路客运车辆辆,总客位数座,其中,省际43辆座,市际47辆座,县际30辆座,县内辆座,包车8辆座。完成了农村客运“村村通”平台建设,行政村通客运率%。
20年风雨兼程,20年辛勤耕耘,思南县在交通建设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将更好的助力全县70万群众走好乡村振兴之路,更好的谱写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杨超覃霜)
责编:张靖雯
本文来源:海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