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论坛

首页 » 分类 » 分类 » 脱贫攻坚村村道德江水塘村一砖一瓦系
TUhjnbcbe - 2025/6/28 2:47:00

初冬午后,暖阳和煦,云淡风轻。干净、整洁的乡村道路纵横交错,白墙黛瓦的庭院依山而建,微风过处山野茶园绿浪翻滚......。登高远望,整个村子宛如一幅美丽画卷正徐徐铺开。
  这里,是地处海拔米的铜仁市德江县泉口镇水塘村。

水塘村道路蜿蜒,屋舍俨然

曾经,因地处边远、气候高寒、产业落后等原因,村子带上“穷帽”。年伊始,脱贫攻坚号角响彻黔东,系列民生政策落地乡村。干部群众牢抓机遇,咬定目标,多向发力,水塘村焕发活力,得以美丽蝶变。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脱贫攻坚重要一环,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农村社会文明和谐。

通组路,联组串户

近年来,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水塘村以“五改一化一维”等措施为抓手,补齐各项基础设施“短板”,着力解决人居环境问题,为确保如期出列交出了一份精彩答卷。
  群众住上安全房跑风漏雨成过往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德江县脱贫攻坚整县出列之年,对水塘村村民申茂花来说也是梦想实现之年。
  “以前做梦都没想到,今天真的能住上属于自己的砖房。”说起现在的居住条件,年近七旬的村民申茂花双眼湿润,感动不已。
  回顾往昔,申茂花的生活环境令人泪目。父母过世得早,十几岁就嫁到了水塘村,丈夫体弱多病,一家人经济拮据。

政府资助,申茂花住上了梦寐以求的砖房

更让申茂花担心的是,歪歪斜斜的旧木房很难经得起大风大雨的考验。曾经,一场暴风雨让她记忆犹新,“当时盆盆罐罐都用上了,还是没能接住雨水,屋里的稀泥巴好长时间才消失。”
  “以往住的破旧木房到处都是破的,最怕就是过冬,那个日子才叫难熬。”
  水塘村海拔高度米,相较泉口镇其他村寨而言,冬天来得早走得晚。漫长的冬季出门就是冰雪,是久居于此的村民们最难熬的日子。
  多年来,申茂花最大的心愿就是住进宽敞结实的大房子,摆脱几代人挥之不去的“穷根”。

改厨改灶,申茂花倍感满足

“过了大半辈子苦日子,做梦都在想,有朝一日能住上大砖房,如今终于实现了。”她倍感幸福地说,拆掉老木房后,政府补助3.5万元,加上小儿子的积蓄我们也修建了砖房。
  “家”者,居也。无疑,住有所居,是乐业之本、是民生之基。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
  年以来,在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水塘村实施危房改造56户,已全部实施实现安全入住。年以来,通过“五改一化一维”整治透风漏雨老旧住房户,实现了群众住房安全有保障,“跑风漏雨”成为远去的过往。
  改厨改卫改环境生活条件更舒心
  “龚主任,感谢你们咯,自从你们给我修了这个冲水式厕所,方便卫生多了。”独立的卫生间,陶瓷水冲式便槽“洋气”得很,村民田仁美看到驻村干部龚帅的到来,感激不已。
  “活到这把年纪,没想到我家也能拥有像城里人用的厕所!”田仁美开心地说,现在上厕所,冬天不冷,夏天不臭,太安逸了。

“五改一化一维”后,田仁美家住房焕然一新然而改厕之前,田仁美家和全村大多数人家一样,祖祖辈辈都是上旱厕,而且旱厕大多是在石缸或者木桶上放两块木板,摆放在房屋周边,不仅不安全而且粪便装满后处理十分麻烦。
  “以前的厕所不能装门,人多的话不时还会出现一些尴尬,厕所漏的话臭水就会到处流。”田仁美说,特别是一到夏天,旱厕臭气熏天污水横流,极不卫生。
  小厕所折射大民生。为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和村容村貌,水塘村对户村民进行了厕所革命,如今家家户户用上了舒心厕。
  不仅如此,水塘村还完成了改圈35户45间,改厨户(其中灶头72个,灶台个),房前屋后及室内外硬化户平米,村庄公共区域硬化平方米,排水沟硬化64户米。

排污沟修到家家户户

“如今,厨房卫生了,烂房烂圈清空了,室内室外都硬化成了水泥板,出门就是水泥路,晚上路灯亮起,走哪里都不用打电筒,这些可都是咱老百姓实实在在享受到了的实惠啊。”走在水塘村,说起脱贫攻坚带来的变化,群众无不感恩点赞。
  产业之花齐绽放映衬山乡红日子
  草木丰茂生态美,高原好茶入画来。水塘村茶叶基地,大草原、茶树林和小灌木丛,构了成一道靓丽风景。
  夕阳西下,山野尽染金黄,让人流连忘返。
  “水塘村,海拔高、光照适中,温差适度,为茶叶种植提供优良条件。”看着长势喜人翠绿鲜嫩的茶树,德江县马耳山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田子进面泛喜悦。
  “今年已有亩茶林见了成效,产茶多斤,茶园前期管护用工非常大,今年光是工人工资就支出近6万元,给群众创造了就业条件,下一步我们将精心管护,把它做成富民产业。”说起未来发展,田子进信心十足。

入冬茶叶长势喜人

一路扬鞭赶快马,产业之花齐绽放。茶叶只是水塘村产业发展的缩影,脱贫攻坚以来,为促进群众稳定增收,水塘村还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因地制宜发展了刺梨、烤烟、肉牛、山羊等特色产业。
  贫困人口%加入专业合作社,其中德江县马耳山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覆盖60户,德江县民源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覆盖40户,德江县津波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覆盖32户。

牛儿成群

据了解,目前全村共有专业合作社5家。已种植茶叶0亩,种植的精品水果刺梨亩,亩烤烟目前正在烘烤并销售。
  全村肉牛存栏头,年出栏80头;生猪存栏头,年出栏头;山羊存栏只,年出栏90只;家禽存栏0羽,年出栏羽;出售禽蛋0.2吨。  
  村民异地入股到德江县岩门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户,入股到股天池社区苗圃基地项目合作社17户,入股到德江县森德园林开发有限公司15户。贫困户年户均分红元。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田勇

编辑任诗音

编审晏海艳

1
查看完整版本: 脱贫攻坚村村道德江水塘村一砖一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