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佳节,铜仁市碧江区瓦屋乡司前大坝的油菜绿意盎然,欣欣向荣。城区不少游客趁着假日好天气,陪着亲友前来领略乡村自然风光的恬静,带着孩子一起接受农作物科普教育。“这一片试验区种植的是可以食用的品种,我们也是首次开展这类新品种种植研究。那一片是会开出粉色、白色花朵的油菜……”在大坝产业观光道上,瓦屋乡司前大坝景观管理相关负责人耐心地向游客介绍。而一旁的油菜地里,三三两两的农户正在分区负责检查、记录油菜和油菜套种食用菌的生长情况。放眼环顾,司前大坝然若一条绿色丝带环山傍水;山脚,一栋栋崭新楼房与树木掩映成趣;山上杉木、松柏常青;远山,层林尽染,绵延跌宕。每逢春夏旅游旺季,瓦屋司前大坝便成了打卡热门地,农家乐、民宿、传统古村落、热气球体验等等也赢得广大游客好评。而凭借着农业产业和生态景观“颜值”,瓦屋群众是实现粮食稳产,旅游增收的愿想。“一到春天,油菜花、李子花、桃花都开了,百花争艳,美得很!”距离大坝不到一公里的半山杉木林下,克兰寨村村民刘爱香正在检查去年冬天新下地的羊肚菌生长情况。一场冬雪后,看见被黑色地膜保护的羊肚菌安然无恙,刘爱香悬着的心也定了下来。林下菌是瓦屋乡群众增收的又一大“法宝”。再过2个月,这一批羊肚菌将同油菜花期一道,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除了林下羊肚菌,还有林间野菜,游客们既能入林体验采摘乐趣,还能拿到农家乐烹饪,也能打包带回家。“我们通过立足万亩坝区,经过反复调研试验,选择‘稻油轮作’模式,大力发展油菜、水稻产业,保障农户增收。同时,合理利用平坝与山地地理区位,从山上到山下,发展林下经济、精品水果、蔬菜等优势互补产业,打造山地立体生态农业景观,反过来促进乡村旅游兴旺。”瓦屋乡副乡长滕帆介绍,目前,坝区油菜水稻轮作面积余亩,带动周边种植经果林余亩,林下菌余亩。产业兴,则乡村兴。近年来,瓦屋乡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促进乡村振兴的根本之策,不断完善农民作为种养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如今,凭借产业结构优化,全乡积极探索发展复合立体生态农业,推行“山上+林下+大坝”的山地立体发展模式,农旅产业风生水起,不仅使农户们稳定增收,更进一步引凤还巢,吸引不少能人返乡共同扩大产业建设实现乡村振兴的热情,形成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新兴农村的景象。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吴采丽刘蓝婴编辑吴传娟编审刘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