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21三农工作干得怎么样铜仁特色产 [复制链接]

1#

2月11日上午,全省农业农村局长会议在贵阳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年,铜仁市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发挥特色优势强农业,大力实施双“一十百千”工程,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8亿元,同比增长9.6%,排名全省第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同比增长10.7%,排名全省第3。

坚持粮食生产党政同责,牢牢稳住农业“基本盘”。以“稳粮、扩油、增效”为目标,铜仁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年全市完成粮食播种面积.06万亩,总产量.77万吨,均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稳步推进产业集群建设。大力推动生态茶、生猪、家禽、蔬果、食用菌、薯类、中药材、蜂蜜、特色林业10大特色优势百亿级产业集群建设。

年,全市茶园总面积万亩(投产茶园面积.03万亩)、果园.7万亩(投产面积72万亩)、薯类种植面积65.4万亩、蔬菜(含辣椒).1万亩、食用菌9.8亿棒、中药材77.9万亩,出栏生猪、肉牛、肉羊、家禽分别达.04万头、33.01万头、77.45万只、.15万羽,实现蜂蜜产量吨、水产品6.17万吨。建成生态茶、生猪两大百亿级产业集群。

全力抓好农业产业招商,培育壮大农业经营主体。用好用活招商引资“”工作法,铜仁农业产业招商引资列入省级考核九大农业特色产业到位资金.78亿元,占任务数的.9%。成功引进中化集团、正邦集团等一批优强企业,新增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全市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家、市级以上合作社示范社家、市级以上家庭农场家。

加速实现三产融合发展,加快推动生产方式转型。年,铜仁完成新增农产品加工转化入规企业31户(总数达户),贵州铜仁贵茶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纳入省级高成长企业培育名单。同时,还加强“梵净山珍·健康养生”绿色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全市认证绿色食品30个、有机农产品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2个。

此外,铜仁市还大力推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建立了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全年农产品检测合格率99%以上,69个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完成总投资56亿元、实现总产值亿元,申报获批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1个,抓好休闲农业和“一村一品”也得到提升。

深入贯彻生态文明理念,坚定走好绿色发展道路。铜仁市扎实开展成农村户用厕所摸排工作,建立了摸排台账和问题厕所台账,完成建设(改造)户用卫生厕所户。初步建立农药、农膜包装废弃物回收制度,农药利用率达41.36%,肥料利用率达40%、农膜回收率达86.22%,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7.23%。全市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85.75%。坚决落实长江流域“十年禁渔”令,玉屏县《舞阳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资源保护区水生生物资源系统养护与综合修复》、江口县《创新垂钓管理新模式,试点开展持证垂钓新举措》获评年长江水生生物保护修复优秀案例。

建立健全农技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年,铜仁市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训人,完成年度整改培训人。新认定省级科技特派员人,在农业生产中组织新技术示范推广余项。同时,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加速大数据与农业深度融合、狠抓动植物疫情防控。

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持续激发“三农”发展活力。强化农村承包地确权管理,铜仁共确权.34万亩,颁证户。全面完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定、经营性集体资产股份量化工作,共清理核实集体资产93.37亿元。全市所有涉农村(社区)实现“三变”改革全覆盖,新增全省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村(社区)个、总数达个。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开展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试点。石阡县大沙坝乡任家寨村、思南县塘头镇青杠坝村、碧江区滑石乡老麻塘村获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称号。认真总结推广“反租倒包”模式。全市“反租倒包”农村土地面积达31.29万亩。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吴传娟邓钺洁金忠秀

编辑刘蓝婴

编审刘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